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

基金之投資經驗分享(三)

一、如何選出好基金?


基本上 對於初次想要進入投資市場的朋友們


使用基金的定期定額是很好的入門方式


每個月買3000元的基金 也有強迫儲蓄的效果


而且定期定額可以分擔成本


將你的成本變為中間的數值


也就不會發生像是套牢在萬點的情況發生


第一次想買基金的朋友


我建議你所買的基金最好能從這兩點著手


1. 範圍大 => 最好能佈局全球


    投資單一國家的基金,其實風險是很大的,如果某個國家的財政情況出現了問題,或是政變(ex:畢業旅行去的泰國...)


    那很可能就會拖垮國家所有的產業,你所買的基金也就會 一...落...千...丈...


    如果不想投資全球,覺得太渺茫


    區域型也是可以的(ex:亞洲、歐洲、中南美洲等...) 


2. 涵蓋產業豐富 => 最好能包含所有產業


    產業也千千百百種,像是石油飆漲的時候很夯的"綠色能源" (ex:風力、水力、太陽能)


    與時尚相關的"精品基金"


    台灣的榮耀"電子類"(ex:鴻海、台積電)


    每天都要吃的"食品類"(ex:旺旺、統一、聯華、愛之味)


    每種產業因為每年的淡季旺季不同、所以每一季所賺的錢也會不同


    股價也會有所起伏


    因此 能夠包含越多的產業、相對來說 股價也會比較穩定


我會建議買ETF => 指數型股票基金


ETF是啥鬼?


說到ETF是甚麼之前 我們先說說"指數"


指數是甚麼? 以台灣加權指數為例


就是以台灣所有上市公司的股價


經由各公司的市值比重來加權最後算出一個的數據


也就是我們俗稱的"大盤"


ETF就是以這個指數作為"標的"


買進以他所含有的上市公司股票


換言之 也就是你會買進一卡車的股票


這樣好處是 你的風險變低 而且你的績效是跟大盤連動


大盤如果漲了5% 你的獲利也就增加5%


相對於傳統由基金經理人來挑選他看好股票的主動式基金


獲利都來的好


也就是說....這些"專業"的經理人 通常他們的表現是輸給大盤的


(當然也有例外.... 傳奇的基金經理人 彼得林區所負責的"麥哲倫基金")


另外 手續費也比較低...


所以大家可以參考看看


有關於基金的網站


基智網 http://www.funddj.com/y/yfundmain.djhtm


基金理財百寶箱 http://www.sitca.org.tw/FUNDINF/index.asp


給各位做參考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追蹤者